性别: 男
职称: 研究员
职务:
学历: 博士研究生
电话: 027-87198175
传真:
电子邮件: jchen@whrsm.ac.cn
通讯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水果湖街小洪山2号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陈健,男,1972年生,研究员,博导,湖北省环境岩土工程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水下隧道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本科和硕士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先后在中科院岩土力学研究所和香港理工大学获得岩土工程博士学位,曾在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以及韩国大原土质株式会社、英国阿特金斯公司工作过。是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地质与岩土工程智能监测分会理事、中国公路学会隧道工程分会理事、湖北省暨武汉力学学会常务理事、武汉岩土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岩土力学》《长江科学院院报》编委。
现任岩土工程抗震安全学科方向负责人,主要从事岩土参数随机场模拟与可靠性分析、岩土工程抗震减灾与安全风险评价、地下工程变形控制与地下空间开发、岩土工程数字孪生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首次开展了大型地下洞室群地震模拟振动台物理模型试验研究,揭示了大型地下洞室群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与灾变机制;提出了“一体两分”多参数互相关随机场建模方法,建立了盾构隧道施工地表随机变形分析方法和建筑物安全概率评价方法,揭示了参数空间变异性的工程效应和盾构隧道施工的典型地表变形模式;提出了“双核一体”岩土工程数字孪生建模理论,建立了基于BIM理念的岩土工程数字孪生建模关键技术。近年来,面向国家城镇化发展与地铁工程建设需求,在软粘土流变特性及其本构模型、岩土参数随机场建模方法与应用、城市地下工程施工安全评估技术、地铁工程信息化标准体系与建养一体化协同管理系统等方面获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厦门、宁波地铁工程建设以及温州地铁工程设计。
主持或承担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7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2017年荣获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岩土参数随机场模拟与工程可靠性分析、岩土工程抗震安全评价与风险控制、地下工程变形控制与地下空间开发、岩土工程数字孪生建设与应用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地质与岩土工程智能监测分会理事
中国公路学会隧道工程分会理事
湖北省暨武汉力学学会常务理事
武汉岩土工程学会常务理事
《岩土力学》编委
《长江科学院院报》编委
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轻量化可重构月面原位建造方法研究,2021-2025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岩土参数空间变异性条件下的地铁盾构隧道结构性能演化机理研究,2021-2024
3) 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重点项目课题,中尼交通廊道灾害风险及其应对策略研究,2019-2022
4) 国家973项目子课题,强震区重大岩石地下工程地震灾变机理与抗震设计理论,2015-2019
5) 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项目课题,复杂条件下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关键技术研究,2015-2017
6) 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城市地下岩土工程风险分析与安全评价,2011-2014
7) 中国科学院院地合作项目,火成岩地区高坝筑坝关键技术研究,2011-2013
8) 云南省科技厅重大科技专项课题,过活动断裂带隧洞抗错断方案结构适应性研究,2021-2023
9) 湖北省技术创新专项重大项目课题,基于BIM技术的地铁施工运营安全管控关键技术研究,2017-2020
10)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课题,高速铁路路基动力灾变机理及过程控制,2011-2013
11)滇中引水工程重大科技专项课题,断裂带活动致隧洞结构病害应急处置关键技术研究,2021-2023
12)铁四院科研项目,地铁区间超深风井荷载模式与盾构穿越超深风井,2022-2023
13)武汉市政公司科研项目,复杂条件下大跨扁平暗挖隧道施工变形机理及控制研究,2018-2021
14)金华地铁科研项目,金华-义乌-东阳市域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智能监测与预警关键技术研究,2019-2021
15)浙江甬舟铁路公司科研项目,新建宁波至舟山铁路引入宁波枢纽接轨方案云龙站改扩建工程路基安全影响评估,2020
16)浙江省土木工程工业化建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放课题,宁波软粘土长期变形演化规律与盾构隧道纵向变形机制,2019-2020
17)宁波地铁公司科研项目,宁波轨道交通工程深厚软土变形机理与控制措施研究,2013-2015
18)宁波地铁公司科研项目,宁波深厚软土流变特性及其对基坑变形影响研究, 2013-2015
19)厦门地铁公司科研项目,厦门轨道交通工程变形控制与监测技术研究,2015-2018
20)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项目,厦门轨道交通2号线、3号线流固耦合作用下跨海隧道最小带压进舱压力研究,2014-2016
21)铁四院科研项目,复合地层城市铁路隧道暗挖施工地面沉降预测及控制技术研究,2014-2015
22)铁四院科研项目,宜万铁路石院子隧道山体稳定性分析与衬砌开裂机理研究,2010
1) 陈健,盛谦,陈国良,吴佳明.岩土工程数字孪生技术研究进展.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 50(8):79-88.
2) Bai QQ, Chen J*. An iterative FEM approach for tunnel shape optimization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rational arch axis. Structures, 2021(34):4634-4651.
3) Qiu Yf, Chen J*, Su WD, et al. An approach to determining lateral pressure considering the decay in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with depth and application to the subsea tunnel of Xiamen Metro Line 2. Journal of Coastal Research, 2020, 111(S1): 145–150.
4) Cheng HZ, Chen J*, Chen RP, et al. Three-dimensional analysis of tunnel face stability in spatially variable soils. Computers and Geotechnics. 2019, 111:76-88.
5) Cheng HZ, Chen J*, Chen RP, et al. Reliability study on shield tunnel face using a random limit analysis method in multilayered soils. Tunnelling and underground space technology. 2019, 84(2):353-363.
6) Cheng HZ, Chen J*, Chen RP, et al. Comparison of Modeling Soil Parameters Using Random Variables and Random Fields in Reliability Analysis of Tunnel Fa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mechanics. 2019, 19(1):1-13.
7) Cheng HZ, Chen J*, Chen RP, et al. Risk assessment of slope failure considering the variability in soil properties. Computers and Geotechnics. 2018, 103:61-72.
8) 钟宇,陈健*,陈国良,吴佳明. 基于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盾构隧道结构信息模型建模方法. 岩土力学. 2018,39(5):1867-1876.
9) 程红战,陈健*,王占盛,等. 考虑旋转各向异性相关结构的黏土边坡稳定性分析.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7, 36(S2): 3965-3973.
10)陈健, 王占盛. 互相关参数随机场反演的“一体两分”方法. 岩土力学. 2016, 37(6): 1773-1780.
11)柯文汇,陈健*,盛谦,黄珏皓. 结构性软黏土时效特性的一维弹黏塑性模拟. 岩土力学. 2016, 37(9): 2561-2568.
12)柯文汇,陈健*,盛谦,黄珏皓. 一个描述软黏土时效特性的一维弹黏塑性模型. 岩土力学. 2016, 37(8): 2198-2205.
13)柯文汇,陈健*,盛谦. 结构性软粘土的一维弹粘塑性模型. 岩土工程学报. 2016, 38(3):494-503.
14)刘晓敏,盛谦,陈健,杨继华,柯文汇. 大型地下洞室群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研究( ):试验方案设计.岩土力学. 2015, 36(6):1683-1690.
15)刘晓敏,盛谦,陈健,杨继华,柯文汇. 大型地下洞室群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研究( ):岩体相似材料配比试验.岩土力学. 2015, 36(1):83-88.
16)Hicks MA, Nuttall JD and Chen J. Influence of heterogeneity on 3D slope reliability and failure consequence. Computers and Geotechnics, 2014, 61(1):198-208.
17)Chen J, Yin JH and Lee CF. A three-dimensional upper-bound approach to slope stability analysis based on RFEM. Geotechnique. 2005, 55(7):549-556.
18)Chen J, Yin JH and Lee CF. The Use of a SQP Algorithm in Slope Stability Analysis. Communications in Numerical Methods in Engineering, 2005, 21(1):23-37.
19)Chen J, Yin JH and Lee CF. A Rigid Finite Element Method for Upper Bound Limit Analysis of Soil Slopes Subjected to Pore Water Pressure. ASCE J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 2004, 130(8):886-893.
20)Chen J, Yin JH and Lee CF. Upper Bound Limit Analysis of Slope Stability Using Rigid Finite Elements and Non-linear Programming. Canadian Geotechnical Journal, 2003, 40(4):742-752.
1) 2017,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2) 2016,海相软土地区轨道交通工程长期变形控制及弃土处理技术研究,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3) 2016,海相沉积软土流变理论及在轨道交通工程中的应用研究,宁波市科技进步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