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术论坛”学术报告预告

来源: 时间:2014-06-04

   报 告 人:胡钦红(美国德克萨斯大学阿灵顿分校教授  

   报告题目裂隙基岩相互作用和页岩油气的开采 

   报告时间:201469日上午11:00 

   报告地点: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科研办公大楼401会议室  

   内容介绍: 

  美国页岩油气的经济性开采,改变了世界的能源格局。但页岩油气开采者面临的最主要的挑战是,新钻井的相对较高的费用以及其生产率快速的下降。水力压裂后页岩中天然气和油的总采收率仅为12-30%5-10%。在石油工业中,人们对于页岩中的油气回收和产量递减机理仍然知之甚少。岩石中流体的流动和化学运移是受其孔隙度,渗透率和孔隙曲折度影响的。这些参数是孔隙结构的宏观表现,孔隙结构包括了几何学(例如孔径分布)和拓扑学(例如孔隙连通性)。我们采用实验(主要)和渗滤理论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巴奈特(Barnett)页岩中裂隙基岩作用对天然气收集的影响。从抽真空、伍德合金高压注入、和扩散实验,以及之后的微米尺度上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LA-ICP-MS)获得的示踪元素分布图中,我们的结果首次表明,巴奈特页岩中的纳米孔隙连通性不好,仅为边界可达的孔隙连通空间只有几个毫米,从而导致油气生产率快速的下降。这个报告还将介绍我们团队目前开展的裂隙连通性的研究。 

  报告人简介: 

  胡钦红教授于1995年获得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水文地质学博士学位,1997-2000年在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为德克萨斯大学阿灵顿分校地球与环境科学系终身副教授。历任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助理研究员、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科学家、劳伦斯利物莫国家实验室科学家。研究邻域涉及裂隙基岩相互作用,致密岩体中水-气运移行为,页岩中油气储藏和开采及其环境问题等。其团队在2013年发表的三篇关于页岩气开采的评论文章相继被ScienceNature网页版录用。2013年当选为美国地质协会会士。曾获日本学术振兴会会士奖(2013)和美国国务院富布赖特高级专家奖(2010)。为美国自然基金委和环保局的专家评审组人员。已主持32项美国政府和机构资助的科研项目,其所在团队获科研经费资助440余万美元,其中个人获资助320万美元。在国际一流期刊发表SCI论文80多篇。应邀在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著名大学、中国地调局和石油企业(康菲、贝克休斯、中石油、中石化、日本石油资源开发公司)作特邀报告近200次,并担任了75家专业期刊的特约审稿人。还担任4SCI期刊的副主编或编委。现为意大利埃尼集团Eni(世界第七大石油集团公司)“碳氢化合物上游出产前沿研究奖” 2013-2014年度特邀候选人。目前负责的页岩油气课题,由康菲石油公司,和美国能源部能源技术实验室的能源安全合作计划,以及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支持。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