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力学与工程青年沙龙【第10期】成功举办

来源:岩土力学与工程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 时间:2025-04-23

    2025年4月17日下午,岩土力学与工程青年沙龙【第10期】在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学术报告厅举行,本期主题为“人工智能与岩土工程”,全所 50余位师生参加。

    本次青年沙龙为探讨AI在岩土工程中的创新应用,分享智能算法与工程实践案例,推动跨学科融合与行业智能化发展。岩土力学与工程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谭贤君研究员主持本次沙龙。

    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施锡林致开幕辞。他表示,人工智能技术正深刻改变工程科学领域的研究范式,本次研讨会旨在为科研人员提供开放交流平台,促进跨学科创新与合作。武汉岩土所将持续推动智能计算技术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助力国家重大需求。

    在专题报告环节,王邦教授首先作题为《大模型与DeepSeek的基础和应用》的报告,详细介绍了大模型的核心技术架构、训练优化方法以及在自然语言处理、代码生成等领域的应用案例,并探讨了模型轻量化部署的挑战与解决方案。随后,谭旭燕博士以《AI赋能水下隧道结构力学行为预测研究》为题,展示了融合深度神经网络与多物理场耦合的预测模型。杨福见博士则聚焦《基于力学机理-大数据驱动的超深井壁失稳机理研究》,其开发的智能系统已在深井工程中实现掉块事件的预报。ALI NAFEES博士通过《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Advancing Landslide Risk Assessment》报告,系统汇报了人工智能在推动滑坡风险评估技术中的新进展。

    自由讨论环节气氛热烈,与会师生围绕大模型训练效率、工程数据异构性处理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会议最后,谭贤君作总结发言。他充分肯定了研讨会的成果,并强调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理论研究与技术应用的结合,鼓励青年科研人员面向国家需求,攻克智能计算领域的关键技术难题。

    本次青年沙龙通过学术报告与自由讨论相结合的形式,促进了人工智能与岩土工程科学的交叉融合,为相关领域的协同创新提供了重要平台。

会场

实验室副主任谭贤君和研究生部主任赵亮向王邦教授颁发纪念牌

实验室谭贤君、施锡林副主任向特邀青年嘉宾颁发纪念牌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