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5日,由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地质储氢库适用性及安全关键技术”2025年度研究进展交流会在华中科技大学顺利召开。来自武汉岩土所、华中科技大学、重庆大学、中冶武勘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同济大学、中能建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有限公司、河南平美储气盐化股份有限公司、武汉科技大学、江西理工大学等单位的70余名项目骨干和领导参会。交流会由武汉岩土所副所长、岩土力学与工程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项目负责人施锡林研究员主持。
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杨春和研究员指出,本次交流要坚持“实事求是、展示真进展、强化协同”的原则,各课题需对照任务书与年度计划如实报告进展与问题,在交流中找准接口与协同点,推动工作深化落实与成果落地。会议承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党委书记、煤燃烧与低碳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姚洪教授,介绍了国家在氢能领域的最新布局,建议项目组瞄准国家重大战略,在氢能大规模储存方面产出有显示度的重大成果。随后,与会人员围绕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资金相关政策及经费使用注意事项进行了研讨,进一步夯实项目合规与内控基础。
在交流汇报环节,围绕地质储氢库“地质探测-选址评价-设计建造-运行监控”系列关键技术研发,地质储氢专用封固材料、核心密封部件及关键探测装备研制等重点任务,各子课题负责人分别对年度总体进展、人员及经费投入使用、配套支持条件、重要进展及成果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汇报,项目骨干针对汇报内容进行了详细、热烈的讨论,对研究目标、技术细节、理论方法、成果转化等方面提出了意见与建议,并就研究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讨论,通过深入交流进一步完善了跨课题协同机制,明确了研究型课题与工程现场的对接机制与时间安排,提出及时沟通与信息共享的具体做法,进一步提升了项目团队协作协同效能,保障地质储氢相关理论与技术成果加快产出。从交流及汇报情况看,项目在地质储氢库核心技术研发和关键装备研制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项目示范工程湖北大冶岩洞储氢库和河南平顶山盐穴储氢库已顺利开工,为确保高质量完成地质储氢库在氢能“制-储-用”全产业链中的应用示范打下了良好基础。
总结环节,项目负责人施锡林指出各子课题总体进展顺利,高质量完成了阶段性任务及考核指标,要求项目骨干以本次交流为契机,继续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压实节点责任、优化流程协同、强化经费合规使用与成果管理,进一步强化常态化联动机制,形成“任务牵引—协同攻关—工程验证—闭环提升”的工作模式,为我国地质储氢关键技术攻关与工程应用提供有力支撑。
(撰稿人 黄涯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