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岩土所“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强膨胀土(岩)渠道处理技术”通过验收

来源: 时间:2015-06-04

  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承担的“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膨胀土和高填方渠道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的课题“强膨胀土(岩)渠道处理技术”,顺利通过了由科技部委托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的专家验收。 

  课题验收会议于2015528日在北京举行。课题负责人陈善雄研究员、赵旻教授级高工,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财务处陈之院处长、科研计划处喻小生副处长、罗红明助理研究员、戴张俊助理研究员,以及来自课题参与单位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河海大学、河北省水利水电第二勘测设计研究院和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的20多位科研人员参加了会议。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宁远副主任担任验收会专家组组长。 

  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白咸勇处长主持了课题验收会议。验收专家组审阅了课题验收材料和财务验收材料,听取了课题承担单位汇报,对课题任务完成情况,包括考核指标、主要经济指标、课题实施中形成的示范基地、中试线、生产线及规模、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以及财务执行情况进行了审查。专家组一致认为,课题严格按照计划任务书中的研究内容开展工作,验收资料齐备、完整,完成了任务书规定的研究内容,达到了考核指标要求,课题预算管理较规范,专项经费使用符合《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项经费管理办法》的要求。 

  该课题20118月立项,历时5年,紧紧围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强膨胀土(岩)渠道变形破坏规律及处理技术这一关键问题,开展了强膨胀土(岩)的地质结构特征及工程特性的试验研究,深化了对强膨胀土(岩)的工程特性的认识,阐明了不同类型的强膨胀土渠坡变形机理与破坏模式;针对强膨胀土渠坡浅层与深层破坏类型和机理,分别提出了考虑湿胀软化效应的强膨胀土边坡浅表层变形数值模拟方法,以及考虑裂隙空间分布和裂隙面强度的强膨胀土边坡深层滑动稳定性分析方法;分析论证了换填技术处理强膨胀土(岩)渠坡浅层滑动的适宜性和抗滑桩加坡面梁技术处理强膨胀土(岩)渠坡深层滑动的合理性,提出了强膨胀土(岩)渠道处理技术,优化了强膨胀土(岩)渠坡加固设计。课题研究成果具有重要实用价值和示范意义,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强膨胀土(岩)渠道处理方案的优化设计提供了技术指导,对工程安全、工程进度、控制建设投资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为不同膨胀性渠段设计、施工、运行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对我国膨胀土地区已建渠道的病害治理、膨胀土地区新建输水工程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罗红明) 

验收会议现场

  课题承担单位汇报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