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国家可持续发展方面各有优劣,发展程度不同,我们对此做了具体分析研究。这可以为‘一带一路’国家的具体合作提供依据。”在11日中科院战略咨询研究院举行的“一带一路”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上,院长潘教峰介绍了他们的相关研究。
这项研究根据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的17项发展目标,针对“一带一路”国家可持续发展存在的短板提出了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合作建议。潘教峰说,“一带一路”国家资源禀赋、地理区位、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的不同,决定了其发展特色的差异,但经济、社会、生态等系统的关联性将该地区和全球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促进“一带一路”国家可持续发展是各国的共同责任。
研讨会上,秦大河、孙九林、姚檀栋院士分别从气候变化、生态环境、泛第三极环境科学计划等方面对“一带一路”国家的合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建议。
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所副所长薛强说,在吉尔吉斯斯坦塔尔德布拉克左岸金矿,氰化尾矿填埋库与浮选尾矿库发生渗漏,导致环境污染。去年,我们所采用自主研发的固废填埋场温纳—偶极渗漏探测技术,探测了库区15万平方米,精确定位了全部渗漏破损处。经过修复,目前该矿已恢复生产。今后我们将在垃圾处置、污泥和尾矿资源化等多个领域进一步合作,为打造绿色“一带一路”作出贡献。
(原载于《科技日报》 2017-05-12 07版)